
中鋼天澄參加第四屆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 交流年會
2021-11-05
近日,在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的指導和支持下,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第四屆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交流年會在天津順利召開。生態環境部科財司一級巡視員朱廣慶、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春紅等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中鋼天澄作為國家環境保護工業煙氣控制工程技術中心建設依托單位參會。
會上,生態環境部科財司一級巡視員朱廣慶指出,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定位于開展環保技術研發與轉化應用,引領行業和產業發展。面對國家現在面臨的嚴峻生態環境形勢,無疑對環保科技創新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這支環保領域的“國家隊”,更應該有責任意識,勇于擔當,在解決污染治理難題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要服務于環境管理決策,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技術支撐和能力保障。
中鋼天澄總經理朱俊杰對國家環境保護工業煙氣控制工程技術中心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交流發言,主要圍繞科技創新、標準規范編制、專利申報、研發成果應用等情況作了匯報,同時對新形勢下中心堅守使命擔當,聚焦國家超低排放和節能低碳政策開展的技術研發作重點介紹,主要有PM2.5預荷電袋式除塵技術、燒結機頭袋式除塵技術、石油化工催化裂化煙氣協同控制技術、石油煉化延遲焦化儲焦池無組織排放廢氣控制及協同治理技術、加熱爐煙氣脫硫脫硝協同凈化技術、大型密閉鐵合金短流程干法凈化等技術。其中PM2.5預荷電袋式除塵技術是控制微細粒子的有效手段,在日照鋼鐵、新余鋼廠、柳鋼等項目中廣泛推廣應用50余套,累計為中心新增合同額超過15億元;石油化工催化裂化煙氣協同控制技術和石油煉化延遲焦化儲焦池無組織排放廢氣控制及協同治理技術為中心自主研發的工藝技術,是替代國外進口的革命性創新技術,在中石化、中國化工等多個項目中得到成功推廣應用;燒結機頭袋式除塵技術是一項原始創新技術,建成了國內首臺套燒結機頭煙氣袋式除塵項目,實現燒結機頭煙塵超低排放,為袋式除塵技術在燒結機頭煙氣領域樹立了行業新標桿;大型密閉鐵合金短流程干法凈化技術為“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課題成果,是一種“濕改干”的創新技術,替代進口濕法工藝,在太鋼75000千伏安鐵合金礦熱爐除塵改造項目得到推廣應用,建成后將實現亞洲最大“首臺套”示范工程。朱俊杰表示,中心在發展過程中,還需進一步研究和解決大氣環境減污降碳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在環保督查方面提供技術支撐和精準服務;在成果轉化方面,中心研發的“國產”技術和裝備,希望可以得到更多平臺的推介和企業認可。
與會領導肯定了工程技術中心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指出中心圍繞工程中心職責,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突破,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了力量!同時,也對中心積極參與生態環境部定點扶貧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彰顯了環保“國家隊”的責任擔當。